2007.10.20 蘋果日報
諾貝爾獎和你我息息相關
陳家煜(作者為聖塔克魯茲加州大學經濟系博士生)
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明尼蘇達大學的赫維茲(Leonid Hurwicz)、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麥斯金(Erick S. Maskin)及芝加哥大學的邁爾森(Roger B. Myerson),理由是三位大師對機制設計理論的貢獻。消息一出,不僅大眾不明所以,連經濟學家們也一時半刻摸不著頭緒。但艱深理論不是象牙塔裡的冬烘學問,因為機制設計理論不但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也對人類思想史有著不小的貢獻。
經計算做利己決定
如果一個家庭裡只有兩個小孩,買了一塊蛋糕,父母一個不小心很容易就大小不均,分不公平。但可能很多有經驗的父母早就知道,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讓一個小孩切,另一個小孩先選,如此一來,第一個小孩一定會盡最大努力平分蛋糕,誰都不會有抱怨。這就是機制設計理論最簡單的例子。一個好的機制設計,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讓參與各方能夠基於自利的原則,把對方原本不知道的資訊透露出來,訊息一透明,就容易達成效率分配資源的目標。
機制設計理論推到國家社會的層次,很容易讓人誤解,只要機制設計得當,大有為的政府其實可以為民眾代為決定許多事情,而提高社會福祉。這樣的論點謬誤的地方在於,機制設計是根基於人性自私的行為,只要簡單地訂一些規則,人們就會經過縝密的計算,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決定。這和左派人士對人性本善,會做出利它行為的論點是完全不一樣的。而且大有為的政府通常不只是訂定遊戲規則而已,它還要參一腳,對民眾的行為下很差的指導棋。
再看一個左派可能誤解機制設計理論的例子。絕大多數國家在用的行動電話頻率標售,也是根基於機制設計理論。用出價最高者得標或是第二高標者得標會有不一樣的結果,歐美各國用的複雜標售方式最後目的通常是將標售金額極大化,豐富國庫。而重點在於政府只要訂出標售方式即可,私人企業的精密計算,公開競爭之後一定會讓社會有最有效率的通訊服務。如果是大有為政府來管行動電話頻率這檔事,一定是把頻率直接交給國營事業經營,最後也一定搞得費率奇高、效率奇差,而不可能像現在台灣或是歐美各國這樣。
機制設計實至名歸
正因為機制設計理論強調透過自利行為而讓原本不透明的私人資訊變得公開,完完全全和自由市場論念相符,所以瑞典皇家科學院在解釋三位大師獲獎的理由時才會說,「機制設計理論的結果,支持了海耶克在1945年的論點,即市場有效地匯集了所有相關的私人資訊。」由此結果看來,說是自由主義在經濟學領域裡再下一城,一點也不為過。
諾貝爾獎歷來都有不少爆冷門的結果,但是細細研究獲獎大師對人類的貢獻,卻很少會有人說大師們浪得虛名。這次獲獎的三位大師的機制設計理論也是一樣,實至名歸。
2007年10月20日 星期六
諾貝爾獎和你我息息相關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1 則留言:
孟子的大戰略是什麼?
你最近真早睡啊~
等一下我又要去吃早餐了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