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11日 星期五

孟子論戰略-功利意識


孟子的義利之辨是其思想的基本假定,若不能先對此有一定的認識,則很難做出有意義的批評。在《孟子》書中,開篇就點出了其基本假定。

梁惠王對孟子說:「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說:「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孟子所以言義不言利,自有其時代背景,孟子見急功近利的社會風氣日盛,因此面對梁惠王時才以「仁義」取代「利」。孟子接著說:

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苟為後義而先利,不奪不饜。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梁惠王上1

孟子的說明,顯然存在著一種「利」(不同於孟子所反對的「利」),這種「利」是一個可以從「義」得致的「政治後果」,這個政治後果從「未有仁而遺其親者,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中可以看出。[1]

鈕先鍾認為,急功好利正乃戰略家之大忌,此種心理病態必須徹底革除。戰略家應有遠大的眼光,弘毅的度量,所計者應為百年之功,所謀者應為萬世之利而萬不可只計較一時的得失。[2]孟子認為言利則「國危矣」,言義則無「後其君者」,顯然這所追求的是更廣大、更長遠的利益。所以孟子雖不言利,然而利在其中矣!

與其說孟子言義不言利,不如說他贊成「義之利」,反對追求「不義之利」。「不義之利」非但不是真正的利,反而是有害的,對於國君而言,甚至可能招來殺身之禍,「義之利」才是真正的百年之功、萬世之利。因此,孟子並非反對「利」,更不可因孟子不言利而指其反對戰略。在認識了孟子的義利之辨以後,我們可以了解孟子所抱持的功利意識,使他的思想更接近大戰略思想。


[1]林俊宏,〈孟子仁政思想的開展(上)〉,《鵝湖月刊》,第25卷,第11期(20006月),頁14-21
[2]鈕先鍾,《戰略研究入門》(台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9月),頁85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