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團體要辦研討會,就好像樂團要辦音樂會一樣,樂團要有團練成果的公開發表,學術團體也要有研究成果的公開發表。但若是校園內的音樂性社團,以口琴社為例,有時成果發表會只是流水帳,只是為了舉辦一場例行性音樂會而硬把曲目擠出來,失去了原本成果發表的宗旨。學術研討會也常常流於形式,有的學者應邀發表的論文,其學術價值並不高(也許是我還不夠內行,看不到門道),最多只能說是學術活動的象徵。
今天早上台灣戰略研究學會舉辦一場以「東北亞戰略情勢」為主題的研討會,兩個禮拜前我一看到宣傳,就決定要去看看,倒不是因為對主題有興趣,主要是想了解這個學會箶籚裡賣什麼藥,而會有興趣的最大的原因,還是因為學會裡大部份的幹部,都是戰略所的老師。
曾經耳聞王崑義老師是個很有趣的人,我今天是第一次見到他本人。輪到他發表的時候,一開口就說:「其實我這篇文章沒什麼好看的。」果然帥氣,讓我有點想去聽聽他的課。講到東北亞,當然就要想到在外交系專攻東北亞區域研究的劉德海老師,果然他今天也受邀了。論文集裡最讓我眼睛為之一亮的文章倒有一篇,就是淡大歷史系的周湘華老師寫的〈未來10年台灣在東亞的戰略發展:建構主義的觀點〉,除了建構主義,文章裡還用賽局理論來淺析兩岸決策。整個來說,每個老師發表的都是小文章,內容均以情勢的敘述為主,分析較少,且無甚新意,所以我個人認為今天的研討會,象徵意義大於學術價值。
整場研討會下來,我坐在下面雖然沒有很專心在聽,但我的思考卻被激發了,我開始用最近兩個月以來在中戰思的學習心得,來思考台灣所應有的戰略,搞得今天一整天的心情很熱血,所以就可以再寫一篇了。
2007年11月24日 星期六
學術研討會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