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6日 星期五

天底下有神嗎


  天底下到底有沒有神,我不知道,也沒人知道,那些宣稱「知道」有神的人,其實只是「相信」有神而已。天底下可能沒有,不過天底上說不定就有了。

  神是否存在,這個問題說到底又要回到本體論了,也可以隨著定義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答案。擁有超自然力量、無所不能的神,通常是某些宗教的虔誠信徒才相信祂的存在,但無法由科學方法證實。

  其實科學方法無法證實的東西太多了,包括那些傳統上被認為是科學性的概念。例如力的存在與否,依照一個力的定義-當物體的形狀或加速度改變的時候,表示被施加了力-只能被推定存在。

  如果神也可以被推定存在的話,也許可以說:當一個人因為相信神,從而產生心理力量,表示神發揮了牠的功能。在這裡心理力量的產生是確定的,不過只能肯定是由信仰而產生,所以可以得到一個粗略的結論:信仰的存在表示神的存在。

  所以,如果相信的對象是人,而這樣的相信可以讓人產生力量,也可以說這個人就是神。所以她就是女神無誤。

2011年11月3日 星期四

生命的意義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我們人類究竟為什麼要活著?」「問題有輕重緩急之分,這是很重要的問題,但不急,對你們而言,現在緊急的問題是,如何考上理想的大學科系。」一個及格的高中老師會這麼回答學生的問題。

  小學生的緊急問題是準備月考,國中生的緊急問題是準備考高中,高中生的緊急問題是準備考大學,大學生的緊急問題是準備考研究所,畢業後的緊急問題是找到理想工作,工作後的緊急問題是找到理想伴侶,找到理想伴侶後的緊急問題是結婚,結婚後的緊急問題是生小孩,生了小孩後的緊急問題是怎麼養大,養大之後小孩上了學,緊急問題是盯他準備月考。

  結果到了兩腳踏進棺材裡之前,從來都沒有機會思考生命的意義了。說不定那樣比較好。

  有些人一輩子都在煩惱那些緊急問題,那就是他們生命的支柱;有些人頓失生命的支柱,在這些人之中的有些人變成行屍走肉,另一些人可能會得憂鬱症然後自殺了。再另外一些人並不經常去煩惱緊急問題,有一天突然發現自己在浩瀚的宇宙裡何等渺小,人類社會何等虛幻,然後頓失生命的支柱,在這些人之中的有些人變成浩瀚宇宙裡的行屍走肉,另一些人可能會得憂鬱症然後自殺了,最後剩下的一些人會自己再建造一根生命的支柱。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大概就是這個樣子吧!最後只好找個目標來活著,為了不死而活著,為了不窮而活著,為了享樂而活著,為了追求知識而活著,為了追求智慧而活著,為了探索這個宇宙而活著。可是人何必一定要活著?這就是另一個問題了。

2011年8月27日 星期六

月亮


  我有時候會目不轉睛的注視著月亮,因為有人認為月亮很美
,我喜歡盯著月亮想事情,我想知道月亮到底哪裡美,他們為什
麼喜歡欣賞月色。也許月亮的美不是直接的視覺感受,而是存在
於思維當中,是很主觀的。如果中秋夜是好友兩三人在月光下享
受金萱茶的奶香味,那肯定比烤肉要強得多。

  可能因為月亮多半在夜晚露面,讓她多了一點神秘感。月亮
到底是從哪裡來的,連科學家也沒有定論。有些傳說或神話故事
裡,她被塑造成女神的形象。當小朋友們用手指月亮時,長輩們
總是說:「不可以!不然晚上會被割耳朵!」

  我忘了我是否曾經相信這聽起來荒謬的傳說,但有時候會聽
到人們說:「我小時候真的在指了月亮後,隔天耳朵就流血了。
」我當然不信這兩件事有因果關係,我寧願在孤單的夜晚,把月
亮當朋友,對著她訴說我心裡長久以來隱藏著的秘密。只有和月
亮的友情是不會變質的,因為那只是虛構的想像。月亮上的月兔
斑紋就足夠引起人類無限的想像,月球的背面更是許多科幻小說
裡的好題材,因為沒有人知道那裡是什麼樣子。

  唉,月色的迷人之處,大概還是來自她的神秘感吧!

2011年5月15日 星期日


  從小就被大人們要求用功讀書,但他們從來沒有告訴我,什麼是書。

  「讀書」這個詞彙在中文裡可以有很多意思,例如閱讀、研讀、準備考試、就學或升學。之所以被大人要求用功讀書,最主要目的就是升學,而升學又以獲得一個好工作為目的,最終的目的除了錢之外,也包括社會地位。「書中自有黃金屋」在這裡就是最有代表性的標語。我們這些被要求用功讀書的小鬼們,有人長大後就會心有所感:哼!讀書根本沒用!

  「什麼是書」這個問題第一次在我腦子裡浮現,是我翻開鈕先鍾某一部著作的時候。他在前言裡寫著:「這部作品有書的形式,但沒有書的實質。」書的實質到底是什麼?也許答案不只一個,但我在寫論文的時候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答案。

  其實書還不就是人寫出來的,寫書就是要把自己的意思在公眾面前表達出來,所以讀書就是接收別人所要表達的東西。以前有一個教授告訴我們,讀書的時候要試著和作者對話。過了很久我才比較了解當時教授的意思。透過和許多作者的對話,可以從中吸收他們的智慧和經驗。與此相反,所謂的死讀書,就是把書本裡的文字塞進腦子裡,卻沒有吸收到任何智慧和經驗。另一方面,要吸收智慧與經驗,還有其他的方式,讀書只是其中一種管道。

  至於到底什麼是書,大概很多人會回答,書就是被裝訂成冊的許多張寫有文字的紙。這大概就是所謂「書的形式」,照鈕先鍾的觀點來看。「書的實質」就比較不好解釋,我只能說,例如孫子兵法是一部書,但它並不一定存在於被裝訂成冊的許多紙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