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14日 星期三

伊戰後的美國對外政策


作者為美國哈佛大學政府系教授 Project Syndicate
奈伊(Joseph S. Nye)


  分析家和專家們對美國在世界上的地位往往有錯誤認識。例如,20年前,一般認為美國正在衰落。10年後,隨著冷戰結束,新的觀點又認為世上只有美國一個超級霸權。一些新保守派專家認定美國如此強大,以致可以按自己意志決策,其他國家不得不遵從。

  柯翰默高調地將這種觀點稱為「新單邊主義」。這甚至在2001年911襲擊發生之前,一直對布希政府產生重要影響。

   其實新單邊主義是對世界政治實力特點的深刻誤解。「實力」是取得所需結果的能力。憑藉現有資源,能否獲得企求的結果,還有賴環境。例如,如果戰爭 在沙漠中進行,那麼一支龐大的現代化坦克部隊,就是一種強大的資源。但戰事若發生在沼澤地區,則不然──正如美軍的越戰經驗。過去,人們一般認為軍事實力 主導絕大多數問題,但在當今世界,「實力」的大環境千差萬別。

「柔性」力量抬頭

   我把當今政治實力的分配比作一盤三面向棋局。在上盤──國際軍事關係中,世界確實是單極化的,而且這種情況很可能還要持續幾十年。但在中盤的經濟關係方 面,世界已是多極化,而美國也不可能不藉著與歐洲、日本、中國和其他國家合作,就獲得自己所要的結果。在下盤,超越政府控制之外的跨國事務方面──包括從 氣候變化到流行疾病,到跨國恐怖主義──實力的分配是混亂的,在這背景下強調美國的霸權,毫無意義。

  然而正是在下盤,讓我們發現了當今要面對的最大挑戰。面對這些問題的唯一途徑,就是與他人合作,而這就需要搭配「柔性」力量和高壓的硬實力並用,現成、簡單的軍事解決方案並不存在。

  主導布希第一屆政府的新單邊主義者們錯誤地認為,在軍事環境中的實力單極化分配,足以引導對外政策。任何人在玩三維國際棋局時,只注重某一個盤,那麼從長期來看,注定要失敗。

  幸運的是,鐘擺現在又開始盪至合作。布希的第二任期,一些最極端的單邊主義者離開政府,而布希本人處理北韓或伊朗等更複雜的問題時,也採用了比第一個任期更多邊的策略。同樣,美國和其他國家都通過聯合國維和部隊,來收拾去年夏天黎巴嫩戰爭留下的爛攤子。

   伊 拉克戰爭尤其加深了公眾對布希在第一任期所犯錯誤的認識,但其他情況也在變化中。美國人現在開始以更正向的態度來看待全球氣候變化方面的合作行動。同樣 的,流行疾病的威脅,也意味美國人最終可能會承認一個更強有力的世界衛生組織之重要性;正如核擴散的問題,使公眾更加意識到國際原子能機構的重要性。

  這些問題也意味著,不論伊拉克問題如何解決,美國都無法完全抽身,重新回歸內政,因為它們會如影隨形的跟回美國國內。

民主不能被強加

  美國對外政策也不大可能回到狹隘的現實主義,而不再強調民主和人權。儘管伊拉克戰爭令強制民主化的理念聲名狼藉,共和黨和民主黨人在他們的對外政策取向中仍保持著強烈的理想主義色彩。

  伊拉克給我們提供的教訓,是在試圖舉行廣泛的選舉前,應先發展公民社會和健全法制。民主不僅僅是選舉,它還需要在教育、制度和推動非政府組織發展方面進行大量的投入。民主必須植根於本地社會,而不是被強加的舶來品。


作者為美國哈佛大學政府系教授 Project Syndicate

奈伊(Joseph S. Nye)

http://apple.1-apple.com.tw/index.cfm?Fuseaction=Article&Sec_ID=5&ShowDate=20070314&NewsType=twapple&Art_ID=3315581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