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11日 星期五

孟子論戰略-人性向善


「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滕文公上1),因此過去一般認為孟子主張「人性本善」,傅佩榮則提出不同的看法。

「惻隱、羞惡、辭讓、是非」是心之四端,是人心在特定情況下,對特定對象的趨力,亦即要求自己付諸行動的力量。此力量分別針對「仁、義、禮、智」,這四者才能算是善,所以心的四端是向善的力量,如此看來這樣的心性觀點並非一般所理解的人性本善。[1]

孟子說:「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告子上2)也就是說,順著人性,就可以行善也應該行善,正如順著水性,就可以向下也應該向下流。這個比喻清楚肯定了「人性向善」。[2]

孟子曰:「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乃所謂善也。」(告子上6)這句話是理解孟子性善的關鍵。孟子所謂的「善」,是指「可以為善」,而非本來就是善,而且這種「可以不是由外而來的」,是「乃若其情」所展現出來的。[3]

孟子所有思想的基礎,是建立在他對人性的看法之上的,因此對於政治哲學的主張之傾向,必然是和其基礎的思考架構有關。[4]有了「人性向善」的理解之後,就可以更清楚的理解國君何以順其「不忍人之心」以行「不忍人之政」。


[1]傅佩榮解讀,《傅佩榮解讀孟子》(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頁76
[2]前引書,頁285
[3]前引書,頁294
[4]黃俊傑,《孟子》,修訂二版(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611月),頁92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