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11日 星期五

孟子論戰略-仁政的內涵


孟子的政治思想精華之所在,就是他的仁政思想,退可以保其民,進可以王天下,其基本條件要求為政者先保有其不忍人之心,也就是惻隱之心。孟子認為「惻隱之心,人皆有之」,所以行仁政的基本條件並非苛求。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公孫丑上6)

也就是說行不忍人之政的根本,在於人的不忍人之心,而要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的關鍵,在於「推恩」。齊宣王見有人牽一頭牛用以釁鐘,齊宣王不忍此牛「無罪而就死」,於是下令「易之以羊」,孟子認為此心即不忍人之心,而且「是心足以王矣」,但是齊宣王「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是因為沒有「推恩」,將其不忍人之心由施於禽獸以至於施於人民。孟子又說:

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無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無他焉,善推其所為而已矣。(梁惠王上7)

因此行不忍人之政的關鍵在於「推恩」。以上的論述,都是為了回答齊宣王一開始的問題:「德何如,則可以王矣?」孟子回答:「保民而王,莫之能禦也。」

然而「保民而王,莫之能禦」的道理何在?孟子做了一個比喻,禾苗在七八月間遇上了乾旱,自然會枯槁,但是如果天上湧起烏雲、降下大雨,禾苗又立刻蓬勃地生長起來了,像這樣的情況,有誰能夠阻擋呢?孟子接著說:

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殺人者也,如有不嗜殺人者,則天下之民皆引領而望之矣。誠如是也,民歸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誰能禦之?(梁惠王上6)

由此看來,推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其結果就是可以「保民而王,莫之能禦」。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的說法也許難免失之迂闊,於是孟子又說:「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離婁上1)即使能推其不忍人之心,卻無適當的法令制度加以配合,其結果就是「不足以為政」,因此欲推行仁政,「善」必須與「法」配合,才能夠有所做為。可惜孟子接著又說:「遵先王之法而過者,未之有也。」這一點成為孟子思想的致命傷,戰略必須因時制宜,豈可全遵照古法?但從戰略研究的角度來看,若能對孟子思想稍加修正,對於「先王之法」若能「不以法為守,而以法為用」[1],或許未有不可。



[1] 宋、何去非,《何博士備論》。

沒有留言: